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1. **目的和依据** :
- 目的是规范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资质管理工作,提高资质认定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法规。
2. **定义** :
-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资质是指这些机构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 认定是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及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实施的评价和承认活动。
3. **适用范围** :
-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及其资质认定活动。
4. **管理机构** :
- 国家认监委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
- 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地方质检部门)负责各自区域内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资质认定和监督检查工作。
5. **认定原则** :
- 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准确、统一规范、有利于检测资源共享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评审、评价、认定的原则。
6. **资质认定条件和程序** :
- 国家级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资质认定由国家认监委负责实施,地方级由地方质检部门负责。
- 资质认定程序包括申请、受理、技术评审、批准等步骤,并规定了资质认定证书的有效期和复查程序。
7. **其他相关规定** :
- 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为3年,期满前需提出复查申请。
- 如需新增检查项目,应按规定程序申请资质认定扩项。
- 从事资质认定评审的人员需符合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要求,并经考核合格。
- 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质检部门应建立评审人员专家库,由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独立开展评审活动。
以上要点概述了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实验室资质认定需要哪些具体资料?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有哪些?
2023年实验室资质认定有哪些变化?